胡鬧賣姓盧的《假冒女團》原來唔係徐梓耀的處男作,講電影的《曾經擁有》(Remember What I Forgot)才是。看著片裡廖子妤(飾姜世傑)仲傻更更地大口吸電子煙,你就知這套塵封了多久。
戲名原叫《電影痴漢》,大概驚辣慶某些人而求其改:吳少金(姜浩文飾)算係影評人,甚係近似小弟至時下某些電影KOL - 窮得買一串燒賣也要孤寒,用影評來換首映票,在拍攝現場指指點點,卻就沒投入電影工作裡去。
既然吳熱愛電影到痴漢那為何不投身?這套除了説他腦有病就沒正面回答,叫觀眾自行腦補的答案一係把電影當係聖地不敢擅闖,如《信用欺詐師JP》第四集佐野史郎飾的影痴卻又唔敢投資電影的二世祖老闆;但在片場指點江山並數算電影的吳又似另一種:早已看透內裡,就如明知月球表面根本無美感可言,那就無謂登月遠觀就好。只係他最後被賞識邀作監製,又係無謂的浪漫。
《曾》查實可以卻就沒有深度,在於其看待影評人:一開頭講「劣評小王子」逢戲必反搞到每套票房皆暴瀉,這如小弟以前差評甚至「劇透」某電影時,都被指扼殺玩死某導演云云 - 查實小弟以至現在影評人就一支筆豈有力王般的破壞力,原會如此說都只限皇帝唔急太監急的粉絲,但現在電影竟如此論,那就係氣量問題:你既然話定一個人係「賤人」「有病」,那豈會虛心了解他?就算你收埋「痴漢」,最後俾他攞個彩,都掩飾不了你根本對他態度。
話雖氣量豈係做導演一定有,如陳凱歌都不見得有,所以《搜索》會誤會話題被炒作完全電視台主導,《曾經擁有》也就如是。還記得《假》裡講「認真做才有意義」,或者徐梓耀的認真還真唔係得個講而係一開頭就是,唯認真就被埋沒,那就係《假》的胡鬧兼諷刺發洩。只係翻出來卻暴露你的氣度就這麼,那認唔認真似乎都沒大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