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趙德胤係藉其鏡頭窺探緬甸,見《診所》(The Clinic) 係二零二三年作,還以為能窺到軍政府再奪權後的仰光面貌。但睇睇下卻見到一餐廳內播著昂山素姬赴日內瓦於羅興亞人事件作証、一會場入口仍高舉她的畫像、電影近尾時播著內比都一KOL跳舞,背後軍車警車殺向國會的畫面,我才確認自己搞錯。
但趙一直拍低下層,這回他首次拍攝中產階級:縱使診所門面簡陋,但醫生專業、夫妻又可另開畫室或拍電影,顯然係食安飽足。他們身邊穿插各式各樣:貧困缺乏知識搞到自己小腿瘸爛或生滿頭蝨、找演員找著羅興亞人、謝票時碰著軍方老粉紅。他倆在日常議題似表現中立,一來他們不以為受益於軍方或全民盟政權,二來他們或自覺不比貧民優秀多少,沒必要擺得高高在上。其實就只想歲月靜好,正如妻子問醫生為何唔回應那挑釁的老粉紅,醫生回睇在佢年紀大而且又只針對若開人又唔係針對他由得佢自high好等等等等,簡單講係唔想惹麻煩。
後部到軍方發動政變,鏡頭再一轉到一電影節裡,醫生拍的電影沒有得任何獎項。醫生神色不快,卻唔係因為電影,而係感到報應這麼快降到頭上:軍方在若開邦大舉鎮壓,他自以為既不是羅興亞就無謂幫他們說太多。現在軍方預備重回殘暴軍政府,自然沒人幫他們說話。至於往後醫生會否大徹大悟激進反抗,還是詐唔知繼續《診所》?沒有交代。但電影好歹記錄了緬甸曇花一現的中產萌芽,也提醒了觀眾自由非必然永久,雖然香港觀眾會覺唔駛你提,我們已經體會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