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又來碰張愛玲,縱使早說過她在自討苦吃。即使這麼多年經驗又碰過蕭紅,仍會叫人猜疑她能否駕馭。
沒看原著又沒看簡介,單聽《第一爐香》 (Love After Love) 這名你會想起甚麼,拿個同名的對比李昂的《北港香爐人人插》–直問女性為何不可用身體向男人奪權。返去看此片簡介:一個少女葛薇龍被開發後怎不再純情,原本唔難明白,但你看畢電影後就會覺得許搞得複雜,卻似講唔中題旨。難怪的,若電影評級上三,執導的是李安或朴贊郁,唔一擊即中才奇事。
唔扯開話題只看電影,就係沒條強的金線來貫穿:說主係馬思純,又設定係未嘗人間煙火純情處女,卻就係愈唔似主角:唔止俞飛鴻 (梁太太) 或彭宇晏 (喬琪喬) 似比她更多戲分,就梁洛施 (吉婕) 也比她搶鏡,連當下人的張鈞甯 (睨兒) 張佳寧 (睇睇) 等也似想分多杯羹。關鍵就係馬係純但空洞,只會隨波逐流,劇情推進也就散給其他爭著來做,因此故事起承時你會感覺呈散。
你辯到轉時始終由馬作主:就係搭上了船預備返上海,卻調轉頭回香港。口講唔慣香港卻不自覺慣哂,或應說是習慣西方直率情慾橫流,搭上回家之船時,突覺自己變了芥川龍之介:感覺自己的家鄉虛偽殘酷猥褻不值回頭。矛盾的是葛薇龍原想當傳統大家閨秀,絕非交際花,最後罵的:「我愛你,你這沒良心的!」似呻係當成香港人,卻恨當香港人。
問題係張愛玲的確咁睇香港?起碼快睇原著結尾,就知葛最後罵的係許擅改上去。矛盾意識反似來自許鞍華:就如《投奔怒海》裡見革命成功卻醒吾自己根本係殖民地人的阮主任,故許導的葛只係調返轉:醒吾做返殖民地人卻竟夢想革命。就係死追崇高道德理想而不願坦承自己根底慾望,諷刺係許也沒種去直刺:李安朴贊郁會直碰色,而許就只到食,因此說的愛就顯得假惺惺。
刻薄總結許鞍華似造了隻外表華麗,卻只淪為擺設之香爐 - 插唔到香的香爐有叉用?唔止沒直插到底的香,還要說地在香港卻沒一句廣東話 - 那就係在為討好那暴發戶老闆而竟在香爐裡裝金粉填滿,你老細或看得很滿意,外頭觀眾卻只邊看邊笑傻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