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問鼎康城的《小偷家族》 (Shoplifters),大概評審們沒怎追開是技的作品,否則就不會咁易頒他金棕櫚:其實係《誰調換了我的父親》等家庭戲的延伸,也可說是把拿手野再加鹽加醋 - 這算是他的自我諷刺。
《小偷家族》行事只講本能:全家總動員去各處偷竊、婆婆厚著臉皮向前夫二奶兒子索錢、家人偷葬婆婆以繼續領其生果金,這都係為了滿足生活。最後揭開「家庭」的背後:婆婆為了錢也為報復而誘拐前夫兒子女兒,「母親」為了母愛之欲而當兩個孩子「母親」。睇落這家就係沒啥道德,要去幫這家人辯護係這家人本來就係窮啊 - 讀過殷海光《人生的意義》或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都知:你連生活都未滿足到又點去追求真善美?咁講是技其實提出更大膽的觀念:父權等等都係人們食飽飯無野做而度出來,這不算憑空猜度,看過《比海還深》就知是知對父權嗤之以鼻。來到這套,「父親」一直都沒在兩孩子擺父親架子,反像孩子的大朋友,當然只能教孩子偷竊以求生的,還怎好意思要甚麼父親尊嚴。
這也繼續《誰》的問題:家庭是甚麼?以往家庭可簡單指為有共同血脈的一群人,而《誰》最後宮良多對唔係親生的兒子慶多講的:「雖然不是個很好的爸爸,但我曾是你爸爸。」再到《小偷》,小女兒回到親生父母處,但顯然不會比留在沒血緣的「父母」裡更幸福。對是技而言,理想家庭的樣版正就係《小偷家族》 - 唔計較是否血脈相連,也就沒有甚麼父權壓制,家人不用長幼有序,也就平等共處相處融洽。是技其實叫係左翼保守派 - 他重視家庭,卻也致力消除家庭裡的階級,也叫去除因複雜而造成的虛偽。
只係是枝裕和的理想家庭若能普遍於世上,就唔需要有是技:就是簡單「家庭」,還不能讓是技拿到金棕櫚,於是複雜做《小偷家族》,就讓他拿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