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套電影給小弟有像似熟非熟的感覺,暫不理主角惠英紅徐天佑兩人 – 一個TVB甘草演員、另一個更不用說,自Shine似解散後無歌可唱只好靠接拍電影過活。非熟是因為沒怎看過馬來西亞出產的,更沒看過何宇恆的作品。似熟是即使少看,卻也看過這位年青導演的長輩 –
蔡明亮的《黑眼圈》。
當然,《心魔》 (At
The End of Daybreak) 比《黑眼圈》多對話,更不會來個定鏡拍著個床上的植物人達三分鐘之類,但電影裡的氣氛卻更為悶局,即使電影偶來一點較為強勁的節拍音樂也未能把觀眾拉離這種感覺,更甚者隨著故事的發展會帶點不燥而寒,而事實電影根本沒有任何驚嚇的位置,導演這種手法或其實是想帶出南洋悶熱的氣候、還是未完全都市化的馬來西亞的寧靜但沉悶、或就是如電影片名,是用來配襯出人性的陰暗?
電影的上半部是敘述德仔與盈的家庭,德仔與母親的關係有點像《天水圍的日與夜》裡的貴姐與張家安,也是不賣TVB師奶劇的廢話,用的是採耳、剪髮等動作,對話是有,但卻是德仔在說:「我廿三歲了!」母親卻一笑置之。電影簡介裡所說母親對德仔的極強佔有欲,在香港觀眾裡卻難以看見,反之德仔廿多歲卻沒有另找工作,仍寄居在母親的雜貨店裡,無所事事,像的是香港大家長主義所產生的裙腳仔。或許由於南洋華人的反敗家文化,所以在這位大馬導演眼中,這種在香港常見的母親關愛在這裡反真的有點那個了。
對比下,盈的卻是帶點崩壞家庭的跡象,盈父親關心女兒就只是其學業成績,聽到女兒在學校被欺凌卻說:「幸好她們 (三個壞學生) 沒被踢出校。」,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沒算,與盈母比上來似是小男人一個。盈有健全的家庭、會學鋼琴,卻也會人細鬼大,在時裝店裡偷衣服。再相比於德仔,即使父親曾指責她要父母操心,但似乎她更懂得為著自己盤算。電影其實在此隱含些留待未來觸發的矛盾。
電影中段才到簡介所寫的戲肉,盈的母親發現了她的避孕丸就簡單地揭破德仔與盈鬼混著的關係,一場不歡而散的談判似注定往後的結束:德仔母親迫著要找其前夫借錢,德仔卻對此更加憤怨,一半是事實小男人強裝大男人的自尊,另一半則似是妒忌母親再找父親,母子關係有點演化成戀母情意結;盈與家人的關係繼續疏離,母親繼續忙她的傳銷、父親只顧打機無眼睇,而這個家庭卻因盈的死去而沒了下文;反之,德仔誤殺了盈後,再回家與母親互毆一輪,再騎電單車逃命,至此結束完全聚焦在兩人身上:德仔母親被警方盤問,還流淚說警方騙她,她或至此覺悟自己的溺愛害慘了兒子,而德仔電單車失事後,只好回到家中,他現在才發覺自己逃不掉這愛的牢籠。
或許《心魔》其實只是一個母親過分寵愛兒子的悲劇,但正如電影名未能命中主題,導演也似太過貪心想要順帶討論許多:開頭德仔以熱水活生生燙死老鼠的潛意識暴力、把衣服拋落河以避過鬼魂、更耐人尋味的是德仔脫光屍體衣服還可有性興奮等,但當然在九十四分鐘的長度內,這些也只能含沙走影地帶過。更為遺憾的是惠英紅,矚目但實則戲分仍嫌不足,若導演能給多一點她與徐天佑的對手戲,警署裡流淚那幕也似會更為有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