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 大野心與太感情差點弄巧反拙



周防正行的《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I Just Didn't Do It) 可看成是《十二怒漢》的消極版:《十二怒漢》是一群沒有甚麼正義理想的陪審團,他們只為按規距討論而討論,卻誤打誤撞揭露案件的多個疑點,結果令幾乎肯定被判定謀殺的黑人青年無罪釋放;《儘管如此我沒做過》是檢察官、法官、警察、律師等只為按著「做好呢份工」來辦事,亦觸踫到日本司法制度內多個問題,但其結局卻是叫人悲觀的。 


《十二怒漢》全程是十二人聚在一間房內的爭辯,小故事展現出大人性陰暗面;《儘管如此我沒做過》亦是以小案件看大司法制度,非禮案是看似微不足道,時空見慣,但擠迫的車廂內,每個男性也有機會被誤會,而且99.5%的入罪率,最起碼已叫所有男性觀眾看得人人自危。導演以小案件引至大恐慌,其野心是不容置疑。 

而片頭那句「寧有十個惡人消遙法外,也不叫一個無辜的人受罰」與小案件是巧妙的配搭:「寧縱莫枉」是日本的司法原則,卻只用在謀殺等大案件上;而非禮案卻因為多得時日無之,司法界懶得去認真處理這些案件,故先鼓勵被告認罪,罰款了事。不認罪的,卻罪成後重判入獄三個月,像是對不識趣的被告的額外懲罰。即使沒有階級、沒有腐敗,卻為了小小方便、造成了大大不公。 

電影裡,除主角金子徹平,律師須藤莉子外,導演還刻意加進許多額外的小人物:如無聊旁聽的色狼、法律學院的見習生等,而他們交談接耳的,都離不開有關日本司法系統內的問題。而各類人物的發言,導演似乎也細緻考慮到:小市民所說的多是表現出到司法的高期望與徹底失望;接觸司法得多的局外人 (例如色狼) ,卻局外者清般領悟到整個遊戲玩法如何;司法系統內的人員說是卻是法律的無奈。 

他們的對話某程度可反映導演對法制的看法:色狼們說法官也要看警方和檢察官的面色做人,警方持著「做好呢份工」的心態來捉定金子、檢察官也只為「做好呢份工」來草率起訴金子。諷刺的是,日本是三權分立,司法該不會受外來干預,但法官卻也害怕判被告無罪,會弄到像摑警方與檢察官一巴般,自己反綁死著自己,這令維護司法獨立的法律家也會慨歎人算不如天算。

而且金子的審判中被換了一次法官,兩個法官對公眾席坐多少人也各有要求,這也反映導演認為司法系統內未必甚麼事都全看明文的法律,少不了會有些人情上的考慮,故此要達到公義,還真的要自求多福。 

結果是意料之外:金子被判有罪,法官宣讀判詞,然後聲音慢慢轉成金子腦海裡的說話:法庭不是尋求正義的地方,而只是判有罪無罪的地方,正義與否,只能自知。明顯地,金子已對司法制度死心了,他決定上訴,或許只為堅持自己沒有做過 (非禮) ,可做的就是無奈地繼續在這司法制度內尋求一點奇蹟。結局的處理可圈可點,金子腦海的想法,和他朋友在旁聽席大叫的「這樣的法庭不看也罷」似乎來得感情用事,令觀眾誤覺日本司法真的如此無可救藥。只是大家差點忘了,非禮案的原告,十五歲的可憐巴巴女學生也是受害人,她也誤以為自己真的被非禮了,故此案件沒有黑幕,而是一場可悲的誤會,這才沒有把司法制度過分醜化。周防正行似乎真的有大野心,但太感情用事也差點叫他自己跌進大深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