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我愛紐約》 – 每人十數分鐘的局限就是對各大導的真正考驗


講真,小弟常對甚麼電影指指點點卻不敢自認是甚麼戲痴,因為看得愈多,就會發覺有更多的未看過。《我愛紐約》(New York I Love You) 的上集《我愛巴黎》早兩年前聽聞過,但未動身過去看,以致看這套時,有些期望似是對得太大,但驚喜的仍有。


期望落空是剪接偏向簡單,原以為整套電影是像《真的戀愛了》般數段關係混集在電影裡一直到機場作集體結尾,結果卻係除了法迪亞堅執導那段被分成兩半擺在不同時段外,其餘的都排得井然有序,一段關係十多分鐘便完結再到下一場,故要分出那段是出自姜文還是岩井俊二根本不難,似乎監製伊曼尼班比菲找不到個意慾問鼎奧斯卡最佳剪接的剪接師,又要顧及各大排導演的面子,也只好出此下策。

當然依自己個人來看,電影的重點是看久違的岩井,窗外強烈的太陽光,明顯又是《情書》裡圖書館的格局,音樂家以電話與個素未謀面的女孩交流,像數年前潮童們以ICQ random chat亂找女孩玩柏拉圖式戀愛般,最終音樂家開門,也帶引觀眾們好奇這個女孩是誰,原來又只是個樣貌尚可的女孩子一個,故事簡單得不能叫岩井迷頂癮。每導演只得十多分鐘的弊處也在這裡,正如畢維納的故事像台片《聽說》,卻似比那台灣的更精彩:輪椅女孩拉著樹幹與男生女上男下,到最終彈上樓梯那幕更拍案叫絕,但也是壓縮得太多,前段男生與女孩相處為難之處卻顯得較弱,弄到就是重細節卻輕主幹,只有可惜。

再到姜文的,其實是紐約版《文雀》,又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儘管小偷揭力把自己裝成任達華,女神的男友卻也不再是盧海鵬,那怎鬥?像在叫賴蝦模不要妄想吃天鵝肉,叫毒男觀眾不太好受;錫哈加塔則叫男孩(其實這樣的「年輕男孩」也很硬來) 在歌劇家前跳樓,再找一個老待應爬回窗裡,像的是《世紀未暑假》裡女孩在眾男孩前跳湖,再坐火車回來向他們說:「但我知道你們是誰。」更似是歌劇家自總結自己的一生,有種不能言諭的淒美;艾倫曉斯的則說得像港產片《周未狂熱》,一個男子一夜纏綿後像是要找回遺留了甚麼,結果就是他碰回了女子便了結,故事簡單得不明所以;伊雲亞達勒找來了EthanHawke,叫他自吹一大堆性技巧來勾引Maggie Q,露骨得叫人發笑,更爆的是Maggie Q最後自爆自己是雞,對這港女來說,真不知到底是說得輕易還是難為了她。

餘下的是對紐約這城市的點綴:美拉娜兒以印度鑽石商人和一幕猶太婚禮帶出這城市的萬花筒形象;妮坦莉寶雯說出紐約、以至美國夫妻間離婚當等閒的現象,天真的小女孩為此引入了無奈感;祖舒馬斯頓的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伯,再拍上一個不停怨言要忙著看緊他的老婦,一句:「以上樓梯謀殺妻子。」窒得很絕,但堅持到海邊,老婦依著老伯卻很叫人感到溫暖,人間最真摰的情感就在這裡,是各故事中最簡而精的一個。

《我愛紐約》到底也未像電影開頭般兩男共乘的士,表面彼此客氣但卻搞到如水溝油。各導演分得井然有序,十數分鐘的局限來說好故事就正考驗各拍慣長片的大導,總體而言,失望雖有卻驚喜仍在,仍能合成一幅精彩的紐約面貌拼圖。或許是紐約這個真國際都會,才有如此的多角度,如果伊曼尼班比菲來到香港這偽國際都會,那「我愛香港」又會否只是另一套《保持愛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