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高由里子主演日劇《不知道就好的事》(知らなくていいコト) 第一集講她因做一網絡情騙報道而採訪個寂寞難耐的茶藝導師,當她碰見那導師受騙時她出言揭破,卻被那導師怒趕出去。後來吉高向那導師致歉說自己唔應該先入為主一味覺得她係愚蠢受騙:「就算愛情唔可以用錢來買賣,但其實若真買得著,我也會想買。」縱使最後她報道標題係:「花二千萬,只為求一聲
“我愛你”- 網絡情騙報道。」她最後都認為呢單叫詐騙。
愛情其實可否明買明賣?係劉健恒在《出租家人》也問過,但細緻去問似係何妙祺的《我談的那場戀愛》(Love lies) - 余笑琴 (吳君如) 最後說不追究少年 (張天賦) ,因她只係談了一場戀愛。這叫倒轉問返:當你經營一愛情買賣生意,以本小利大原則,你最起碼要給到甚麼客人,才不會叫客人認定你係詐騙?
或者先介定甚麼算詐騙,開玩笑解釋係你俾錢俾得唔開心,你就覺得俾人呃,具體講係你叫我付出卻又給不到我預期的,就叫欺騙。對愛和性掛勾的男人而言這不難搞清楚:俗講就係我俾左咁多你都唔出來比我扑你咪呃鳩我;女人似會強調愛和性兩回事,也知愛情係唔實在,就係:「愛情,你信咪有。」,如法國的空氣物係輕卻叫你覺得情重就得,講到底你要給到甚麼才讓女人感到係有愛情?
問少年怎把余少琴騙到上手,那是看準其經歷喪夫,表面保護自己而抗拒,卻內心渴望觸碰慰藉他人。少年係鋪假慈善假困境從而在余手上騙得金錢,但也滿足了余慰藉觸碰他人的渴望。
你會少年確實營造了虛假的憧憬,一個不存在的人設給余。唯實在有個人出現才算真給到人愛情?余和少年遇著前度,就知真有個人都係和你算愛情麵包兩樣嘢,就係實在個人卻連虛無也提供不了,那真有個人又如何?
或者余最後確信自己係談了場戀愛,係她知道少年對她也動了真情。只是最後相見卻不用相遇,大家冷靜都知彼此兩個世界的人,與其拖泥帶水難以收科,還不如體會過開心過就好。
所以要讓對方體會到被愛,或許你還是要愛上對方,老實當生意咁做,又真係難做,難怪愛情還是不可買賣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