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一九四二》- 用可恥的個性來渡過災難


馮小剛的電影,有兩種,一是近在現代都市社會裡的嘲諷片,另是遠在時空設在數十年前,藉苦難體現「人性光輝」的大片。後者一直為人所非議,因是時間上無可避免要提到中共,於是《集結號》頭尾有那大紅星,《唐山大地震》片尾說中共為遇難者建紀念碑等等,「人性光輝」變了「黨的光輝」,醜陋非常。這次的《一九四二》 (Back to 1942) ,終於讓他有擺脫免談中共的機會,正因此,這可謂馮執導大片中最成熟的,也可謂最有意思的一套。


老實說,這套是馮小剛作導以來,最叫人猜不懂要懷著甚麼心情去入場的作品 – 預告片就只是蔣介石問李培基:「河南死了多少人?」這麼多,故作隱秘。馮也再沒如上次般叫道誰不哭出來就是王八蛋,讓人不知道需不需要帶定紙巾入場。入場後,電影裡的血腥場面,如日軍戰機轟炸軍民後,屍橫遍野血肉橫飛,又或者野狗咬食災民屍首等,慘況都過了《唐山大地震》數個巴仙。奇怪的是這樣也不叫人有兩眼淚光,更沒聽著戲院裡有哭聲傳出,原來慘烈的場面後,馮也不忘嘲諷,不斷描述出災場上的荒謬現象:星星為求生而甘願被賣,在妓院裡說吃得太飽跪不下為大爺洗腳,花技為兩塊餅乾而說願陪栓柱睡,作了他一天妻子後又自願被賣出,可笑的畫面接著慘情而來,讓人笑了後又回歸沉重。故此馮沒再硬營造所謂的悲傷,而是讓人情緒一起一伏,繼而叫人有哭不出來的悲涼,這實謂馮小剛的進步。

馮沒說這片必叫人流淚,卻說過這是一件必需面對的真相。這場旱災二十年後,發生的人禍,餓死的比這件多十倍,馮沒叫人去面對那個卻先要面對這個,為何?始終,這事中共置身於外,涉事的是其舊敵國民黨,面對其實也可以捨難取易。若要為馮說點好話,是電影裡所描國民黨的面貌,似乎也很多指桑罵槐:白修德走遍災場搜集災情資料,回重慶走遍大小官員到親見老蔣請求救災,外國人似乎比中國自己人更關注國人人命,難怪到今天國人實都視外國人為洋菩薩;當然,自以為是的獨裁政權見此不爽,就說西方勢力干涉中國內政云云,正如老蔣死雞橕飯蓋不認災情,還說美國人在挑撥離間;明明李培基見到老蔣時,軟弱得不敢如實透露問題,但在取得八千萬振災糧後,卻給譽為冒犯直諌取得的成果,像不像某政黨的「成功爭取」?

最後河南陷日軍之手,老蔣由知日軍藉救災取民心,到河南共餓死了三百萬人,才略意識到落敗的真相:既然寧餓死災民也要保住士兵以保住自己的政權,人民也用腳投了票而不向你賣帳。這或就是馮寄語中共,這個如當年國民黨般的黨等如國,從而時常高舉國家至上的,也是讓面前的榮景矇閉了眼睛,自視強國實則沒國力可言,有難時還以為用教條能掐制人民,人民才不會這樣傻得很,正如老蔣即使戰勝日本也最終丟了大陸。

又或許,所謂最難面對的,是馮小剛所描繪出,國人在這場災禍下的面貌:由開頭找食的佃農們演變成搶范殿元的家宅,國民黨官員在分配振災糧時還想趁機中飽私囊,災民逃到洛陽時,地方的警察把他們擋在城門前,到陝西省界時被地方軍隊射擊。這些似是馮小剛在打倒《唐山大地震》的自己,國人所謂在大難當前,如寧自己女兒斷腳也不讓他人去冒險的美德皆是謊言,各家自掃門前雪,甚至趁火打劫才是真像;國人自私自利擅於內鬥,災民會乘亂搶富農的家,但對著警察軍隊卻只會走避,河南省各派權貴互為著振災糧分配爭吵,但聽到軍頭要扣起大部分當軍糧,誰都不敢向其討價還價,這就是欺善怕惡。

老馬高舉技旗子就當上特別法庭的法官為所欲為,范殿元明明有槍,卻又不會持起來和他對抗,由其魚肉。災民被軍隊阻攔、搶奪或射擊都不會群起暴動,只會慌張走避,國人根底個性是軟弱、無力,故此任人宰割。可悲的是,正如野草柔弱,但強風過後它也存活下來,范殿元最終存活下來,同他一起的是個路上遇到的孤女,她也是軟弱且無力抵抗的人,他們就是靠忍受來渡過難關。

馮小剛自說拍完這套不再有甚麼民族自豪感,這是當然,他該見到中國人就是如此繼往開來:昨日權貴貪振災糧,今日中共官員也會貪救災捐款,昨日國人面對麻煩不仁的國民黨只會躲避,今日對著更為殘暴的中共也只會默默忍受。災害不是中國人才遇到的專利,但遇著如此欺善怕惡,怕事軟弱,個性可恥如此的國人,就變成唯他們所專有的悲劇。這種中國人,不諱言的說,我不想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