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王的盛宴》 – 史實是場沉悶的權爭


縱使已是四年前,但大家都未必會這麼快忘記陸川的《南京!南京!》,對他的期望,順理成章會伸廷到這次的《王的盛宴》 (The Last Supper) 。當然,楚漢相爭很難想像會叫人掉下甚麼眼淚,故紙巾可免,其實要帶的,實是一罐咖啡、或一包勁強薄荷味的香口糖。


電影其實有點不坦白,要入場才看到「故事根據司馬遷《史記》改篇而成」這句話,或許該早就打在電影海報或內容大綱中:既然陸川打出這個就當他本就是忠於《史記》原著去寫,若他只是望望而完全自編,站在商業片而言,難免要渲染甚至把史實稍為扭曲,而營造具有高潮起伏的故事。但眾所鳩知,司馬遷不是編劇,他寫史必是依據事實而不是想怎去營造起承轉合,史實往往都是沉悶乏味,若你搞得懂《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分別,你自然就會明白。

正路而言,一個導演若要把楚漢相爭說得具吸引力的話,該從兩點著墨:一是垓下之戰前,項羽如何由形勢大好變到後來急轉直下;二是韓信的野心,甚至該是不據史實,寫他謀反之企圖,在臨近篡位成功之際卻功虧一簣。但陸川作法卻是,韓信先被劉邦囚禁六年,難得出來卻也沒幹甚麼,似只就坐以待斃等被呂后下手;頂羽的更是短促得無癮,鴻門宴再而是封劉邦為漢王之後,一下子就跳到垓下戰,虞姬自殺再而是項羽自盡於烏江,再被劉的士兵千刀萬割。直接的講句,電影實太多避重就輕,很多地方略過不說,因此很多能至高潮起伏的轉折沒鋪排出來,而至叫人愈看愈很是納悶。

其實,上述所講的缺失,只要看套一年前的港產就可叫觀眾來自我補充,那套是李仁港的《鴻門宴》。當然,李的就似是真的在商言商,為吸引觀眾不免要不據史實,不然就不會叫黎明扮劉邦。《王的盛宴》遲來,就此看是對《鴻門宴》來個事實的補充:劉邦由劉燁來飾,看落還真的很粗獷,會因妻子頭顱弄至破爛而怒得嚷要屠城,項羽攻過來時還在秦宮忙著3P,真是個橫蠻又好色的爛鬼;吳彥祖的氣質叫項羽看上來真是個貴公子,只是這個項羽的說話未免太少,未能更為突顯他高傲的性格,以預示他日後驕傲自滿以至自敗的下場;韓信張震來扮,簡單地被項羽踏背上馬,在咬牙切齒,就顯示其自信而不甘屈辱的個性,也預見出他日後被劉邦猜忌的遠因。

若要為陸川說好話的,就是由片頭放出依據《史記》寫故事這句開始,就知他不是令你感受到甚麼高潮,而是令你體會並思考甚麼為之史實:我們由細到大,都從漫畫、電視劇、電影等來「認識歷史」,因而被戲劇帶動的情緒化影響了歷史人物的真像。由鴻門宴到垓下戰省略很多,韓信無所作為也就被呂后所殺等,是要描述他們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名過客,他們的成敗也只是萬千事件中的一件事例這麼多,知道就是,過分感慨卻是不必要。

電影的重點在後部,先是蕭何「指導」史官如何記鴻門宴那事,再而是藏史書的機關彈出韓信未死也就寫定了的結局。這或正顯示陸川對歷史的看法 - 歷史往往就和權鬥掛勾,戲裡記載歷史的都是看似懼弱的小官,也就暗示事實早就被人持權壓迫而變得扭曲,誰有權就誰就可去隨其喜歡去寫史。另方面,歷史卻就正記錄著爭權的過程,劉邦死後,也就是呂后殺了其三個兒子,往後劉邦韓信等的鬥爭也就在歷史上不斷重演,不是人們沒有前車可鑑,反而人們內心本就有權慾,歷史反就是人們奪權的參考。所謂的史實,其實就是一幕幕醜陋的權爭真像。

或許,仍會有人挑剔秦宮殿的裝飾,或那個運史書的機關過分精細,質疑陸川也不是由真實出發。若排除這些,陸川也就其實不加渲染地,道出了甚麼為之歷史,或許,歷史往後要也是如此這樣沉悶,才就叫人安心,因為以此就叫人看得高潮起伏,或正就是殘酷慘烈的鬥爭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