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72家租客》 – 左抄右拼的冷笑話


72家租客》 (72 Tenants ofProsperity) 是《LaughingGor之變節》後第二套邵氏復出於電影圈的作品。話大片,明眼人一看就知是「扮大」,來來去去都是一條旺角西洋菜街,再加一個廠景為主;沒有「茄哩啡」又如何?主角擺明是曾志偉與張學友由頭到尾下,其他即使鐘嘉欣、鄧麗欣或是側田等等等等,是配角就是配角,既然如此那不如叫做是沒有「茄哩菲」、但有無數「友情演出」會否老實又叫「尊重」那些被迫做「茄哩啡」的大牌演員多一點呢?


導演找來三個:曾志偉、葉念琛、鍾澍佳。而其實個人認為應該加入王晶,或叫王晶取代葉念琛算。因為這電影是喜劇,但歷年來葉念琛有那套電影起碼會叫你會心微笑過嗎?在小弟眼中沒看過,反而都是一些浮誇的冷笑話,這次亦然:例如叫鄧麗欣自稱吉澤明步,這句已聽過N次有多了吧。最難頂是說她靚過吉澤明步?對男仕而言這擺明是顛倒是非的大話!

再說不找王晶,也可找彭浩翔或趙良駿,葉念琛或鍾澍佳要學彭浩翔等般嘲諷時事卻也不能如他們一針見血,反而挑撥回原本借看電影逃避現實的市民之怨氣:電影開場的包租婆迫令小租戶交租的嘴臉,令人想起財團欺壓小市民的現實;大陸富商意圖收購整條西洋菜街使出的瘋狂加租手段則更嚴重,叫人想到因受中聯辦指使強行上馬的高鐵以致面臨清拆的菜園村。而中後段則似因「不夠和諧」,而硬說成大陸富商欣賞香港的人情味,或八十後的創新,而提出個皆大歡喜的方案,意圖取悅所有觀眾。現實中共等會如此通情達理嗎?別忘記,是租戶們在富商辦公室下抗議,富商或才醒覺要接見租戶,正如五十萬人上街,政府才肯收回廿三條二讀、中聯辦才會換人,暗地裡又在說中共都是「唔屌唔鬆化」。但要諷刺也請坦白一點:趙良駿是播完李澤佳口窒窒後就是吳君如的破口大罵,現在你這卻也似說到中共也會講仁義的,當然叫人感覺很假。

有人說《LaughingGor之變節》是電視質素的電影,但其實怎也比不上這套:一如無線電視劇裡會避有真實而自創諧音牌子:如電話裡顯示的「BCCW」、街道上的「家港寛頻」。而比電影裡諷刺片段更諷刺的是,電影對自家的贊助商卻毫不孤寒,奇華、愛立信、尤其板長開頭就一大個廣告板,之後還要王祖藍加黃宗潭來個結尾大感謝,完完全全的無線小家風格。真的拜託你要小家我也吹唔脹,但小氣得來也請堅持真確,我寧願你掛出無線收費電視的廣告版,也不要搞出這些叫人不知怎樣的A貨好不好?

再說電影編劇,似乎編劇只想著各演員排個甚麼位置才好,故事則是左抄右拼過來:不理那些時事,就由開頭兩家到兩間手機店對立而使出的招數,老一輩的觀眾也會想起是來自《雞同鴨講》加《精裝追女仔3》;謝天華又是扮回Laughing哥、劉美君又扮回《性工作者2》的妓女、還有譚真一的變聲,可能還有點自知之明的關係,那句「你唔俾我有不老症咩」的片段最終也沒出現在電影裡。講真若然如此,不如就翻抄回邵氏以前的經典電影橋段,再說是向從前一眾邵氏導演致敬也好。現在你這樣左抄右抄,多謝一聲只留給自家的贊助商,而且還要比從前的笑點更冷,如此不尊重橋段原創者,叫人怎對復出的邵氏有寄望?

從前的邵氏代表著香港電影確實不錯,一套《報仇》就啓導了昆頓塔倫天奴,而現在的邵氏又繼承了當年的多少分?原來的暴力美學暫沒再現,喜劇也淪落到要天下電影一大抄出個冷笑話來獻世。邵氏若要回復當年的氣勢,還不如請昆頓塔倫天奴來坐鎮好過,起碼一套《標殺令》,更比這套叫人相信這是邵氏的出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