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華爾基利暗殺行動》 – 講的是成敗旨在掌握時機


相比起數年前的《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Valkyrie具爭議的只是它那照譯出來的中文名  - 《華爾基利暗殺行動》,單看片名不看簡介的話,差點以為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不看也罷。雖然若果叫作「暗殺希特拉」或「七月二十日密謀案」之類的話,又似乎對那些不懂歷史的潮童欠一點吸引力。


白賴恩辛格或許想學般吳宇森,造套《赤壁》式的電影來,故此又是看到千軍萬馬的大場面,但真正槍林彈雨過的只在開頭數分鐘施陶芬貝格在北非遭到盟軍戰機空襲的一段,其他的都是穿著整齊德軍軍服的士兵步操、集隊展現出來的氣勢,亦或是湯告魯斯穿起德軍軍服表現出來的型仔,故不要說它是戰爭片,說它是「軍裝片」或許最切合不過。 

話它「赤壁」當然就未「赤壁」得如此,《華爾基利暗殺行動》又是那傳統的二戰電影:應是主角的希特拉卻是配角中的配角,只出現了三個片段;施陶芬貝格一開頭就想到要反納粹,回到國後就來一群人急不及待地想著如何行刺希特拉,根本就不用如在百老匯網頁寫的:「親眼目睹希特拉以滅絕人性的野心征服世界。」,導演或是覺得希特拉所幹的是地球人也知道的事,提也無謂。但就算如《葉問》,要賣弄民族主義也會弄個日本軍藉派米利誘中國人來比武以滿足自己好鬥慾望。《華爾基利暗殺行動》是要反納粹的話,不來過納粹份子殘酷對待異己之場面又會說得通嗎?

百二分鐘的片長,前六十分鐘顯得較為沉悶,還好的是施陶芬貝格與妻子之間的感情又是點到即止,不用寫甚麼抉別信。到後六十分鐘,施陶芬貝格擬定好政變計劃才開始有點看頭。到狼穴的行刺場面時,電影的節奏才變得緊張起來,觀眾都待著施陶芬貝格到底能否成功離開木屋,繼而及時離開狼穴。鏡頭一轉,大家還要看著弗利德利希對應否開始政變行動猶豫不決。結果到施陶芬貝格來到柏林,大家才豁出去下手搞政變。初時大家都誤以為希特拉已死,家鄉在望之際,希特拉卻及時聯絡回柏林,把軍隊控制權拉回,結束施陶芬貝格等皆變成烈士收場。 

或許和《赤壁》一樣,曹操戰敗似在關鍵出戰時刻卻在溝女泡茶。《華爾基利暗殺行動》卻仁慈一點,政變的失敗似在弗利德利希在關鍵的四小時中舉棋不定,假若他早下決定的話,起碼他們一眾人等早已控制柏林。比起反納粹,導演似乎更想講的是:若成敗論英雄,往往就是掌握時機就是英雄。 

始終,一如那大頭湯告魯斯的香港版海報,《華爾基利暗殺行動》似是以反納粹作棍子,卻掩蓋不了它那商業味道之電影:就是靠靚仔加大場面來搭夠。雖然後部卻能造出預知結局如此仍為其緊湊的效果,叫可一讚。話轉頭,吳宇森等華語電影導演又能否弄出如此作品來?技術不是沒有,故事也不是沒有的,只是他們有否膽量碰那個或名為「五七一暗殺行動」的劇本,再找梁朝偉來演林立果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