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七月好風》 - 時空混淆旨在蒙蔽港人



譚國明的《七月好風》 (Breeze of July),先來的感覺是有點兒搵笨實 – 高清拍攝出來的畫面素質看起上來就像港台的電視劇集,但卻要花上五十五元的電影票價才能觀看。雖然此批評似乎有點吹毛求疵,但也反映了電影人一點看上來不實際的堅持:不上過大銀幕的,那算是電影?


但改篇陳慧原著《四季歌》而成的電影內容,愈看愈多問題:青春偶像董敏莉出演二十九歲葉蘭心,已叫人摸不著頭腦。董敏莉在戲中的表現,例如在街上與森美嬉戲的場面,還有她那遇著事便逃的性格,更像的是剛剛二十出頭的少女,心境怎看也不會是那種十年內經歷過從大學退學、失婚、由香港到加拿大來來回回,經歷過無盡景況而該有點成熟的中女。找董敏莉來出演或許是無可奈何的商業考慮,但先天缺憾其實可否靠後天修補,實是導演與演員需作檢討的地方。

其實問題最嚴重的是,從葉蘭心年齡,加上葉蘭心母親從外貌看出的年紀 (約六十多至七十歲) 推算下,蘭心母親離開上海的時間,怎算也離不開1950至1978年。至於她離開的原因,電影似偏向引導觀眾聯想到是兒女私情。但有關蘭心母親在上海的回憶片段,她們的服飾、平常生活卻像身處在二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心水清的觀眾便會察覺導演有意無意地欺瞞了觀眾,50至78年中共主政下的上海當然不會是那個民國時期燈紅酒綠的「大上海」模樣,但最重要的是,50至78年內:反右、大躍進、文革等一連串迫害知識份子的運動在此發生,蘭心母親要走的理由當然更加多,但導演卻把此輕描淡寫,實有點過分。
  
話雖《七月好風》較成功地反映了香港人,尤其是香港中產階級的寫照:九七前怕中共政權而逃到加拿大,九七後卻怕餓死而北上另謀發展,但怎樣也擺脫不了根在香港這個事實。但另方面亦反映了香港社會由排共、恐共、走到現在媚共的現實。導演刻意的時空混淆,避免觸及敏感歷史以保全飯碗,換來的是令社會繼續被蒙蔽著。看到這裡,想問:勇氣何價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